轻便 + 专业 Carver Saturn II 千元声卡上市首测:打破千元声卡不能兼顾的怪圈

2024 年度混音师应该重点关注的两款插件:Metric Halo 家的 MIX Head 和 MBSI

叮咚音频黑五来袭:今年软件最划算的折扣,错过再等一年!

续写传奇性能:Sennheiser MD 421 Kompakt 紧凑版全能麦克风评测

Alctron MP73EQV2 麦克风放大器 / 通道条评测:重现 Neve1073 的传奇声音


写在「谱务中国」开设之初

孙志贵 发布于 2019-12-26 ·

分享到微信

5 评论

Dorico 这款黑马级的数位谱务工作站问世已经有一些年头了,但在国内知名度远远不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 Dorico 早期版本的一些功能缺乏,但更多原因就是没有一个适合 Dorico 爱好者们集中交流技术积淀经验的地方。


目前 Dorico 用户群的主要交流方式是 QQ 群、加上被投稿到 Bilibili 的英文教学资源。这些宝贵的用户,可以真正算得上是第一「批」在中国大陆市场使用 Dorico 的人群。这里感谢山葉台湾分社的官方 Dorico 技术支援专员萧谦益老师在 QQ 群等场所热心提供的一些技术答疑帮助。笔者是通过周志华老师在脸书认识了萧老师,之后算是和他各自从 Dorico 1.0 封测版本开始吃这个番茄(一边吃、一边继续用 Sibelius)。

然而,对于技术交流而言,QQ 群与微信群这样的即时通讯聊天室有先天的缺陷:知识很难积淀下来。很多经典的问题,往前翻聊天记录非常麻烦。特别是经常在手机与多台电脑切换登入 QQ 的情况下,聊天记录都是断的、且云漫游聊天记录也是有限的。就算无限,那整理下来的内容又该放到哪里?博客(部落格)这种东西在中国大陆现在已经死于这个市场的微博之手、以及博客服务本身的去中心化(每个门户网站都推出博客服务、有各自的会员系统,一个个注册很麻烦,直接挑战用户耐心)。放眼全球,博客这种东西,挑战博客主在内容创建这方面的一己之力。诸如「Scoring Notes」(就是之前的「Sibelius Blog」)这样的投稿型博客,在中国运营起来,恐怕得需要一个商业公司来支撑。

由于 Dorico 产品主管 Daniel Spreadbury 劝我少在社群网络等公共场合评论 Dorico 在中国大陆与日本的宣传工作,我在这里先不多聊山葉的中国分社(雅马哈中国),只是觉得山葉中国还是可以再做些什么。

剩下的就是论坛了。海峡两岸各自的市场的几十年来的经济水准差异变化虽然逐渐减少,但这些陈年的差异导致的消费习惯变化、加上与之有关的民众道德观差异,都还很明显。打比方说第一世界的日本,恐怕他们很难理解「一个作品的版权持有者与发卖方居然要看盗版商的脸色形事」这种事实,对他们来看就是魔幻现实主义。但这行业在中国大陆的市场很难给业者们带来有滋有润的收入,至少就五线谱专业排谱来看是如此(甚至很多客户会动用自己的权势压价)。音频应用呢,算是中国大陆市场最大的软音源与宿主破解分享交流基地。就算有诸如工匠等版友主动分享知识经验,也都是极少数。当然这也与录音工业逐渐开始的付费教学体系的形成有关(比如「幕後圈」),是好事。但更多的是一些当下显得相对冷门的工具的讨论环境的不良。音频应用论坛的 Studio One 讨论版的建成也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本来可以再早上好几年。就这个节奏来看,音频应用 Dorico 讨论版的建成估计得等至少七年。但笔者不认为音频应用有了 Dorico 讨论版就能很快提供一个好的讨论环境。Sibelius 与 Finale 在音频应用经常被讨论最火的内容,要么就是定期的破解版发布(很多人的收入不高,买了正版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恩格尔系数),要么就是简谱插件的使用。Finale 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 Sibelius 官方已经完备的简体中文使用手册确实让很多自学能力强大的人变得很少出没于这些场合了。这就形成了一种沉默的讨论氛围、直接主宰了音频应用的「专业打谱」讨论版。这个讨论氛围,对 Dorico 的普及很难有益。Dorico Elements 没有雕版模式,直接成了鸡肋;Dorico Pro 售价卖得和 Cubase Pro 一样贵,用了同样的产品授权保护技术(虽然 Dorico 不强制使用 eLc 钥匙),但用户往往还得再准备加购 Dorico / Sibelius 专用的 NotePerformer 人工智能管弦音源的预算。于是有一些人就整天在钻研诸如「将试用版日期蹭长」这样的变相破解技术。这很容易让人走火入魔,且这种论坛气氛也会让一些正版用户气馁(他们会认为自己掏钱买正版资助开发的钱不是来给蹭饭党爽的)。然后,这里不是批评,只是指出一个事实:Dorico 到现在都没有针对最新版产品的中文说明手册(日文版也是有这问题,慢了半拍,迄今为止最新也只有 Dorico Pro 2 的日文手册可用)。这个事实决定了这个产品的用户群体之间「主动进行技术交流」成为了铁的必要。

这样一来,一个专门讨论 Dorico 的简体中文论坛,势在必需。甚至说,一个专门探讨专业乐谱排版制作出版技术的论坛,也是这个业界所需要的。这就使笔者有了开设「谱务中国」论坛的想法,也就有了现在的「谱务中国」论坛:https://puwu.pro

这个论坛所锚定的用户群体通常会用电脑与 iPad 访问论坛(而不是用手机,这是一个很毁视力的使用体验),也不会真的去藉由一些娱乐社区论坛常见的功能来找存在感(说的就是诸如站内个人空间相册等华而不实的功能)。加上 Discuz 的管理功能我用不习惯、且 Discuz 与 vBulletin 5.x 的风格可雕琢性对我而言就是灾难,所以笔者选择了自己从 2004 年「CS-CN 反恐精英中文站论坛」开始就耳濡目染的 vBulletin 3.x 论坛。目前的谱务中国的网站风格,与当年 CS-CN 论坛的风格完全雷同,但被本人做了高清处理、使得其在最新的 Apple Pro Display XDR 显示器上也能有良好的显示效果(除了用户自行上传的肖像等非 SVG 图片)。只习惯 Discuz 的用户可能一时难以接受 vBulletin 3.x 的操作逻辑,但 vBulletin 3.x 针对的应用场合恰好就是需要正二八经的技术交流的地方。中国最大的通用印刷技术社区「CPC 中文印刷社区」也在用 vBulletin 3.x 论坛。虽然 vBulletin 官方早已放弃维护这一代的产品线,但站长们可以自行维护使用。「谱务中国」已经关连了一套正版的 vBulletin 3 授权。

笔者仍在策划论坛的内容营建(这一点很重要),但短期内估计仅会注重 Dorico 版面。目前来看,这论坛短期之内很可能不会热闹。但笔者预想,七年之后,这个论坛会变成简体中文圈最经典的五线谱排谱技术交流社区。运气好的话,也会兼具成为简体中文圈最经典的谱面传统音乐创作知识交流论坛。无论如何,这个论坛的定位都尽量与「音频应用」的主要职能减少重合度,除非重合的部分在音频应用带给大家的有益积淀甚少。

就先聊到这里。笔者预祝各位新年安康。

文章出处 https://puwu.pro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共有 5 条评论